摘金夺银!国投小三峡公司在甘肃省首届新型电力系统调控竞赛中取得佳绩

来源: 国投小三峡 作者: 时间: 2025-09-25
【字体: 】  浏览次数:

2025年9月18日,随着2025年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省级一类暨第一届新型电力系统调控技术技能竞赛团体冠亚军奖杯的隆重揭晓,国投小三峡公司代表队一举斩获源荷组团体一等奖,参赛选手殷鑫亮、朱龙分别荣获源荷组个人一等奖(第一名)、个人二等奖(第三名),用亮眼成绩彰显了新时代电力调控人员的专业风采。此次竞赛在武威市成功举办,公司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实操技能与高效的团队协作,最终从全省40支代表队、12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取得佳绩。

▲公司参赛团队成员(从左至右)分别为:朱龙 杨占财 张帆 殷鑫亮

靶向赛事

新能源高占比下的 “荷侧调控大考”

作为甘肃首次聚焦源荷互动领域的专项竞技,本次赛事紧扣全省新能源装机突破7400万千瓦、占比达 65.6% 的发展现状,由省总工会、省人社厅联合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精心打造,重点考核“源荷互动”模式下的负荷柔性调节能力。竞赛创新性设置 “理论研判 + 仿真实操 + 场景答辩”三阶考核体系:理论环节深度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法规及虚拟电厂调度原理;实操环节依托电网智能调度决策支撑系统复刻平台,模拟新能源出力波动、负荷峰谷差突变等 12 类实战场景;决赛增设“极端天气负荷应急响应”限时挑战,全面检验团队对分布式资源的聚合调控能力。

“这不是传统的‘源随荷动’调度比拼,而是考验‘荷随源动’的逆向调控智慧。”领队杨占财解释,源荷组竞赛中超过 60% 的实操案例源自甘肃电网新能源大发时段的真实调度场景,对选手的负荷预判精度与响应速度提出严苛要求。

▲国投集团特级工匠殷鑫亮“以工代练”

系统备赛

以训促学提升实战能力

为备战此次竞赛,公司高度重视,选派集控运行中心技术骨干人员组成参赛团队,并专门组织选手参加省电力调度中心开展的为期一周的仿真系统专项培训。培训围绕事故处理、异常分析、倒闸操作等核心内容展开,系统模拟多种典型故障与运行场景,有效提升了参赛人员对系统突发情况的研判与处置能力。

领队由全国技术能手、国投集团首席工匠杨占财担任,他拥有近30多年电力调度管理经验,擅长团队统筹与战术部署,是队伍的“定海神针”;队员由国投集团特级工匠殷鑫亮,集控运行中心技术骨干张帆、朱龙组成,他们均为拥有十余年水电运行经验的优秀人员。

备战阶段,团队依托“考试星”小程序夯实理论基础,白天在水电站模拟真实电网场景练实操,晚上集中研讨竞赛题型、梳理易错点,将“水电运维零差错”的标准贯穿始终。正如殷鑫亮所说:“每一次仿真实操,都是对水电站‘安全发电、稳定供电’使命的预演,容不得半点马虎。”

“平时通过上级单位组织的各类系统化培训,我们对各类事故处理和倒闸操作流程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在仿真系统中反复磨合,大大增强了我们在实战中的配合默契与应急能力。”参赛选手张帆如是说。

“为攻克负荷响应延时难题,我们连续一周反复测试不同电价激励策略下的用户响应曲线,最终摸索出‘阶梯电价 + 实时补贴’的最优调控方案。”朱龙展示的备赛笔记上,密密麻麻记录着23种负荷组合的调控参数。

▲集控运行中心技术骨干 张帆

赛场亮剑

智慧调控演绎 “荷随源动”

比赛现场,公司代表队的精准调控能力成为最大亮点。在理论考试环节,依托前期高强度、系统性的训练积累,团队备考充分、成竹在胸。答题时不仅精准覆盖核心考点,更能将实操经验融入理论阐释,让答案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最终凭借优异成绩成功闯入决赛圈,真正实现了“实操稳”与“理论强”的双重突破,为后续赛事打下坚实基础。

在实操环节,面对发电厂振荡难题,他们展现出极强的专业素养,全程从容不迫:先是精准分析振荡类型,为处置锚定明确方向;接着有序退出全厂AGC、AVC系统及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切断潜在干扰源;随后通过“增无功、降有功”的双重举措稳定机组运行状态,最后联动调度增加对侧有功功率,形成完整处置闭环,每一步衔接流畅,尽显专业素养。在面对母线故障导致母联开关拒动和全厂对外停电的紧急事故时,团队迅速响应,通过快速判断故障类型和锁定核心问题,细致地检查设备以排查隐患。根据规范操作,隔离故障设备以防止事故扩大,并高效地恢复了正常设备的运行。整个处理过程中,团队的操作无一失误,展现了其出色的应急处置能力,最终以总分领先第二名 15 分的优势锁定金奖。

▲集控运行中心技术骨干 朱龙

以赛促建

筑牢能源转型荷侧支撑

“拿到团体一等奖的那一刻,我首先想到的是‘付出就有回报’。”领队杨占财感慨道,“从线上预赛依托‘考试星’打基础,到线下集中演练抠细节,队员们放弃了近一个月的休息时间,每天都进行高强度训练。尤其是决赛的风险博弈环节,我们一度超越对手20分,但大家没有因此而骄傲,凭借不骄不躁的心态和步步为营的策略,最终稳稳的拿到了第一——这就是团队协作的力量,也是水电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性。”

作为个人一等奖得主,殷鑫亮将成绩归功于“工匠精神的传承”:“我刚入职时,师傅就告诉我‘水电运行无小事,每一个参数波动都可能关乎电网和设备安全’。这次竞赛的实操题,恰好模拟了母线故障跳闸且断路器拒动的复杂场景,我结合平时在水电站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5分钟内就制定了处置方案。这份成绩,既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国投小三峡“山高我为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肯定。”

朱龙则在获得个人二等奖后坦言:“这次竞赛让我看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也认识到水电与新能源协同调度的重要性。这对我们来说是新挑战,但也为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要继续提升跨领域协作能力,为甘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更多水电智慧。”

“十余年的水电运行经验,让我们在决赛中能快速抓住问题核心。”张帆分享道,“比如决赛的情景分析题‘六氟化硫断路器分合闸闭锁隔离现场处置’,需要在5分钟内完成,这个场景与我们之前遇到的情况高度相似,我们配合默契,3分钟便作答完毕,并获得了最高分。这让我明白,平时工作中的每一次积累,都是赛场中的‘加分项’。”

此次获奖,不仅是国投小三峡公司代表队的荣耀,更是公司长期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培”理念的生动实践。作为甘肃水电行业的骨干企业,国投小三峡公司始终将人才建设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通过“师徒结对”“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载体,培育了一批批像殷鑫亮、朱龙、张帆这样的水电技能人才。

“技能竞赛落幕,但匠心传承不止。”集控运行中心副经理乔雪峰表示,未来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持续擦亮水电运行领域的“标杆名片”,推动更多水电技能人才脱颖而出。而全体队员也将把赛场中的经验带回工作岗位,在水电站机组优化、电网协同调度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为甘肃能源绿色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水电动能”!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30 1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