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
本办法的目的在于规范国投甘肃小三峡发电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小组(以下简称QC小组)活动,正确引导QC小组活动,鼓励广大员工积极参与质量创新和持续改进的活动。
本办法适用于甘肃小三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工作。
2. 评审原则
2.1 QC小组活动要围绕公司的方针、目标及生产、经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显著成效。
2.2 QC小组活动应坚持“小、实、活、新”的原则,要广泛应用统计技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生产(服务)一线人员组成的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主的“问题解决型”课题小组活动,并倡导开展“创新型”课题小组活动。
2.3 “创新型”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分标准与“问题解决型”QC小组活动成果评分标准不同。
2.4 送审的各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必须真实,可靠,反对弄虚作假行为。
2.5 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评审标准”综合评价QC小组活动的真实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先进性。
3.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机构
3.1 公司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委员会组成:
主任:胡 金
委员:杨惠荣、李育红、张福辉、刘建国、李建卫、刘丽军、陈其胜、卢定军
3.2 QC小组活动成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企业策划部。
4. 评审方法及有关规定
4.1 公司的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以现场评审为主,发表评审为辅。现场评审成绩占总成绩的60%,发表评审成绩占总成绩的40%。评审标准参照附件,“创新型”QC小组评审标准参照附件。
4.3 公司QC小组活动成果的现场评审应安排在QC小组活动取得成果后2个月左右,以确保成果得到时间的验证。
4.4现场评审组由公司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委员会指定并确定一名小组长,评委小组成员为3 人。每个评委按“现场评审表”打分,该QC成果的总得分为评季打分的算术平均值(保留两位小数),评审组组长填写总体评价和总得分,评委在表上签字。现场评审表详见附件1。
4.5 QC发表评审由公司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委员会主持。发表评审分问题解决型和创新型两种,分别在不同的评审表上打分,每个评委按“发表评审表”打分,该QC成果的总得分为评季打分的算术平均值(保留两位小数),评委会主任填写总体评价和总得分。发表评审表详见附件2、附件3。
4.6 QC小组成果评审以得分为依据进行排序,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其余全部为鼓励奖。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得分表见附件4。
5. 奖励
一等奖:小组成员每人400元,小组负责人600元。
二等奖:小组成员每人300元,小组负责人400元。
三等奖:小组成员每人200元,小组负责人300元。
鼓励奖:小组成员每人100元,小组负责人200元。
6.评定时间及评委人员名单另行公布。
附件1:
QC小组活动成果现场评审表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序号 | 评审项目 | 评 审 内 容 | 评分标准 | 得分 | |
1 | QC小组的组织 | (1)要按有关规定进行小组登记和课题登记; | 7~15 |
| |
(2)小组活动时,小组成员的出勤情况; | |||||
(3)小组成员参与分担组内工作的情况。 | |||||
2 | 活动情况 与活动记录 | (1)活动过程按QC小组活动程序进行; | 20~40 |
| |
(2)取得数据的各项原始记录能妥善保存; | |||||
(3)活动记录完整、真实,并能反映活动的全过程; | |||||
(4)每一阶段的活动能按计划完成; | |||||
(5)活动记录的内容与成果报告的一致性。 | |||||
3 | 活动成果及成果的维持巩固 | 1. (1)对成果内容进行了核实和确认,并已达到所制订的目标; | 15~30 |
| |
(2)取得的经济效益已得到财务部门的认可; | |||||
(3)改进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 | |||||
4. (4)现场已按新的标准作业,并把成果巩固在较好的水准上。 | |||||
4 | QC小组教育 | (1)小组成员对QC小组活动程序了解情况; | 7~15 |
| |
(2)小组成员对方法、工具的了解掌握情况。 | |||||
总体 评价 |
| 总 得 分 |
| ||
评委
签名 |
年 月 日 |
附件2:
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序 号 | 评审 项目 | 评 审 内 容 | 评分标准 | 得分 |
1 | 选
题 | (1)所选课题应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2)课题名称要简洁明确地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3)现状已清楚掌握,数据充分,并通过分析已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 (4)现状已为制定目标提供了依据; (5)目标设定不要过多,并有量化的目标值和有一定依据;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 8~15分 |
|
2 | 原 因 分 析 | (1)应针对问题的症结来分析原因,因果关系要明确、清楚; 原 (2)原因要分析透彻,一直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 主 (3)要原因要从末端因素中选取; (4)对所有末端因素都进行要因确认,并且是用数据、事实客观地证明确是主要原因; (5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 13~20分 |
|
3 | 对 策 与 实 施 | (1)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制定对策; (2)对策应按“5W1H”的原则制定,每条对策在实施后都能检查是否已完成(达到目标)及有无效果; (3)按对策表逐条实施,且实施后的结果都有所交待; (4)大部分的对策是由本组成员来实施的,遇到困难能努力克服;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 13~20分 |
|
4 | 效 果 | (1)取得效果后与原状比较,确认其改进的有效性,与所制定的目标比较,看其是否已达到; (2)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无夸大; (3)已注意了对无形效果的评价; (4)改进后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施; (5)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的水准,并用图表表示出巩固期的数据;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 13~20分 |
|
5 | 发 表 | (1)发表资料要系统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好; (2)发表资料要通俗易懂, 应以图、表、数据为主,避免通篇文字、照本宣读。 | 5~10分 |
|
6 | 特点 | 统计方法运用突出,有特色,具有启发性 | 8~15分 |
|
总体评价 |
| 总得分 |
|
评委:
附件3:
“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序号 | 评审项目 | 评 审 内 容 | 评分标准 | 得分 | |
1 | 选题 | (1)题目选定是否有创新的含义; (2)选题的理由、必要性要具体充分; (3)目标要具挑战性,并要有量化的目标和分析。 |
13-20分 |
| |
2 | 提出方案 确定最佳 方案 | (1)应充分、广泛地提出方案; (2)确定最佳方案要分析透彻,事先评价,科学决策,必要时要作模拟试验; (3)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
20-30分 |
| |
3 | 对策 与实施 | (1)按“5w1H”的原则制订对策表; (2)按对策表逐条实施,每条对策实施后的结果都有交代; (3)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
13-20分 |
| |
4 | 效果 | (1)确认效果并与目标比较; (2)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无夸大; (3)注意了活动过程及对无形效果的评价; (4)成果已发挥作用并纳入有关标准及管理规范。 |
8-15分 |
| |
5 | 发表 | (1)发表资料要系统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好; (2)发表资料应以图、表、数据为主,通俗易懂,不用专业性较强的词句和内容; (3)发表时要从容大方,有礼貌地讲成果; (4)回答问题时诚恳、简要、不强辩。 |
6~10分 |
| |
6 | 特点 | (1)选题具体务实; (2)充分体现小组成员的创造性。 | 0~5分 |
| |
总 |
| 总 |
|
评委:
附件4:
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得分表
序号 | QC成果名称 | QC小组名称 | 所属部门 | 现场评审 | 发表评审 | 综合得分 | 排序 |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委会委员:
| |||||||
评委会主任: |
注:综合得分=现场评审得分×60%+发表评审得分×40%